本页主题: 《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领导讲话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领导讲话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唐之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提高综合国力、调整经济结构、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迫切需求。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是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湘”战略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到2000年底,我国虽然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措施,并且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现在新世纪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了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广泛地推动和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实现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我省作为中部经济欠发达的人口大省,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严重制约,湖南省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定不移地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律法规,依法兴科,使全省科技总体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是我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

    其次,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要依靠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研究和运用,人口的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目标都不能够顺利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平衡要依靠科学技术。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人类在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减少环境污染和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建立可持续的循环经济体系和生产模式奠定了基础。可以说,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只有通过加强科技进步执法,确保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我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面对东部地区快速发展、西部地区急起直追、中部地区面临“塌陷”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了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中部六省中,我省经济总量位于河南、湖北之后,经济增长速度居山西、江西、河南之后,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宏观背景和中部各省群雄奋发的发展环境条件下,湖南要实现中部崛起,关键就是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温家宝总理于去年6月在武汉召开的中部五省负责同志座谈会曾明确指出: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科技三大优势。相对而言,湖南区位优势并不十分突出,资源优势也不很鲜明。但是,我们的科技具有相对优势,这一点我们要有自信心。湖南拥有1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湘两院院士有40位, 每年获得大批在国际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获奖率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因此,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我省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二、要重视和研究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律法规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律法规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科技进步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作用,为推动我省“三化”进程、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00-2004年,我省取得科技成果4658项,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达到96%。五年来,全省共获得8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其中袁隆平院士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黄伯云院士主持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项目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国家连续六年的空缺。2001年至2004年,全省累计专利申请量为22900件,专利授权量为11204件,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1.5%,授权量年均增长11.0%。

    二是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强。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高新技术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长27.6%,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243.99亿元;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全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达167家,衡管一期ERP建设获得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一等奖,我省高新技术企业CAD的普及率达90%左右,重点骨干企业主导产品CAD应用覆盖率达到100%;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加快。全省优质稻面积已突破2600万亩,双低油菜的比重提高到了90%,杂交棉达到100%,瘦肉型猪的比重提高到60%。目前已有从事动漫和数字娱乐产品研发企业10多家,年产值16亿元,年动画制作量占全国卡通产量50%以上,现已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建立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

    三是基层科技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县市科技工作是全省科技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省级科技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县市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确定了34个省级试点县市,有4个县市进入了全国试点县市的行列。重点推广了“农村科技合作社”模式、“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各市州结合本地实际,围绕科技服务“三农”,加强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动了广大农民科学种养的积极性,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我省在贯彻落实科技法律法规方面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依法兴科意识不强。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科技意识和科技法制意识淡薄,认识不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在行动中贯彻科技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高,对科技工作不够重视。据对全省123个县(市、区)科技工作情况的调查,对科技工作重视不够的高达13%。这种不够重视表现为“四少”:很少听取科技部门的工作汇报、很少交给科技部门任务、很少解决科技部门难题、很少提拔科技部门干部。尤其在边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科技工作的地位更为低下。二是科技投入不足。首先是财政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省本级三项经费投入不仅无法与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即使是在经济状况相当的中部地区也处于靠后位置。省科技厅掌握的科技三项费从1999年到2004年连续6年维持在7000万元左右,远远没有达到法定的要求。其次是市州、县市财政科技三项费投入严重不足。2003年全省14个市州中,只有长沙、株洲、湘潭、郴州4市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超过1%,有2个市在0.5%—1%之间,有8个市州低于0.5%。全省县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县市财政支出比例为0.71%,与我国中部地区地、县平均1.0%的投入比例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在规范使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科技部门实际能支配用于项目的经费不到50%,不少县市存在三项经费“空转”、“过帐”等现象。再次是多元化投入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尚未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不够完善,规模小,机构少,中小科技企业缺乏有效的担保,难以得到金融信贷支持。三是科技发展环境不优。首先是配套政策难以落实到位。贯彻《科技进步法》、《科技进步条例》很大程度体现在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落实上,省委、省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受利益驱动,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特别是基层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其次是基层科技工作职能弱化。基层科技部门的主要职能总体上是服务性职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科技部门经常处于“职能不清难谋事、经费不足难办事、政策不硬难成事”,“要干事无人才、要人才无人权、要支持无资金” 的“三难”、“三无”尴尬境地。据统计,全省大体上只有1/4的县市科技工作较好,1/2的县(市、区)科技工作仅能维持、难有发展,1/4的县(市、区)科技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另外是科技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当前我省科技管理工作者队伍特别是县(市、区)科技管理工作者队伍素质与日益发展的科技态势相比、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专业人才偏少、激励机制不活。科技人才队伍根本无法适应依法推进科技进步的需要。

三、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科技进步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1、增强科技意识,依法摆正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首先必须依法摆正科技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充分认识科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坚持贯彻落实“科技兴国”、“科教兴湘”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与此同时,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推动力,科技工作要把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从战略目标、政策、体制、规划、计划等方面体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实现“科教兴湘”的进程中,还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和引进一大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为“科教兴湘”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2、完善保障体系,依法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也是贯彻落实科技法律法规的重要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吸引各方面的资金,健全科技投入体系。一方面,要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建立依法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增强科技投入的自觉性,要依法列入财政预算,科技三项费用必须严格按照《科技进步法》、《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的规定以每年高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逐年增加。同时,将加大投入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规范科技经费的使用范围,努力提高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科技投入是公共战略投资,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物质力量,全社会必须增强科技投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吸引各方面的资金。各部门应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利用各种杠杆手段,使之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部门增加科技信贷的投入。此外,要改革科技经费的使用办法,逐步形成有效使用、自我积累的运行新机制,以政府科技经费为引导,实行企业、事业单位自筹资金相配套,优化资金的投向,促进科技与金融以及民间资本的结合,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系。

3、强化载体建设,依法落实科技基层工作
加强载体建设,是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增强区域科技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各级、各部门只有把载体建设好,才能使科技工作有更大的作为。
    一是加强县(市)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县(市)科技工作是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县(市)科技工作是“科教兴湘”战略落实到基层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科技工作,并予以大力支持,逐步建立“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地方县(市)科技部门作为县(市)科技工作的推动者和组织者,要强化自身的工作职能、服务功能,加强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主动出击,积极投身于县(市)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战场,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形成“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科技工作新局面。
    二是逐步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其科技创新的载体功能。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在科技创新中必须重视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只有把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激发起来,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水平才能有大的提高,科技事业才能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充满活力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机制。重点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积极鼓励企业和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创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争取在一批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培育一批产业科技进步的“领头羊”。
    三是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积极完善面向“三农”的各类科技服务体系,争取做出更大的实效,服务于广大的农村和农民。

4、加强技术创新,依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是推进我省“三化”进程、特别是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突破口,也是法律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一是要着力突破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围绕我省有相对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比如工程机械、电动汽车、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继续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整合资源,集成攻关,着重解决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突破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解决其重大需求,促进优势科技产业做大做强,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是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运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我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继续抓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点在长沙、株洲、湘潭等地推广ASP专项成果,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按照“省市结合、以市为主”的原则,依靠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的基本力量,联合大学、科研机构、信息技术、软件公司、管理咨询机构的力量,完善制造业信息化的中介服务体系。
    
    三是要加强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积极支持一批基础条件好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其原始创新能力。重点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优化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结构,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优先支持农林、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工程中心建设。
四是要大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要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努力把我省7个高新区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建成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建成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建成抢占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要重点提升长沙、株洲2个国家高新区,加快一点一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高新区的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提升集聚能力,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高新区要始终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根本任务,以产业立园,创造局部优化的环境,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企业。

5、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已成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

    一是科技创新要以人才为本。科技人才既是科学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主体,又是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载体。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经济、科技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培养、造就科学技术人才,建设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才政策,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努力创造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采取积极措施,制定鼓励支持政策,积极用好人才,大力引进人才。

    二是要大力宏扬科技人员的奉献和拼搏精神,树立崇高的社会形象。科技人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开拓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使命。因此,科技人员要率先垂范,坚持求实创新精神,拚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风范,用知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同时,全社会也要关心科技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大力弘扬优秀科技人员的拚搏奉献精神和成就,树立科学家、技术专家崇高的社会形象,使科技工作成为受人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要不断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改进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加大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奖励的力度等,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科教兴湘”战略的顺利实施。


顶端 Posted: 2009-01-03 13:33 | [楼 主]
天佑华夏
级别: 学生


精华: 1
发帖: 122
威望: 134 点
金钱: 1033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小时)
注册时间:2008-03-04
最后登录:2009-08-13

 



[天佑华夏] 强!
  

[天佑华夏] 好贴!
顶端 Posted: 2009-01-05 10:38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05-12 23:24,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