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汲取美国“产业空心化”的教训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汲取美国“产业空心化”的教训

2009年12月30日,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再次接受美国财政部38亿美元救助款,成为最新一个接受纳税人救助的大型金融机构。

  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本是从汽车制造业衍生出来、为消费者购车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的企业,到后来却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业,最终把通用汽车的主业——制造业拖入了“毒资产”泥潭。从一个侧面可以说,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度”正是栽倒在“产业空心化”和房地产投机问题上。

  所谓“产业空心化”,是指制造业资本大量、迅速地向利润更高的行业转移,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急剧下降,造成产业比例失衡。已经有大量专家指出,美国多年形成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一定程度上,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制造业转移和外包的过程。留在美国的,是更赚钱的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服务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国服务业已占国民经济比重约80%。然而,美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最终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导致泡沫膨胀、破裂。

  “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出现既是经济全球化、资本逐利本质的结果,也与一国经济决策和制度设计有着很大关系。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围绕房地产泡沫的利益链条的形成,与美国政府多年来的政策密切相关。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后,美国政府正在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并竭力推动美国经济向实体产业回归,即强调“实业是立国之本,创新乃强国之路”。

  美国总统首席经济顾问萨默斯提出,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4个转向当中,首要一点就是要变依赖消费为依赖出口,而出口的来源主要在于制造业。奥巴马则在不同场合强调,要以创新来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为美国经济重塑新的增长点,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际金融危机让人认清了经济过度脱离制造业实体的危险。理虽如此,但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下,企业的获利冲动常常会被短期利润所诱惑而忽视风险。在此情形下,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实不可少。

顶端 Posted: 2010-01-18 10:33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06-16 23:59,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