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帮助
|
Home首页
|
论坛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银行
|
订阅本帖更新
|
返回整站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风格切换
black
wind
green
blue
yellow
wind5
gray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
颜振军:孵化器应走向 “创业增值”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新 帖
本页主题:
颜振军:孵化器应走向 “创业增值”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mathz
级别:
学生
精华:
0
发帖:
294
威望:
459 点
金钱:
10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31(小时)
注册时间:2009-11-23
最后登录:2019-01-22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颜振军:孵化器应走向 “创业增值”
“中国孵化器发展25年,需要总结经验,在孵化创新创业企业的同时,也孵化自身,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要向专业孵化器、营利孵化器进军,才能长盛不衰。”
“我是被孵化器孵化出来的。”颜振军笑言。这位中国第一篇科技企业孵化器博士论文的作者,曾参与创立过我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组织——北京创业孵育协会。在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无论职务怎样变迁,颜振军从没有忘记过曾“孵化”过自己的孵化器,即便是近年来担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体办公室副主任之职,也一直在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孵化器事业的转型与发展。
孵化器里寻找“事业导航仪”
199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的颜振军,第一学期英语成绩得了“优”。“这下,第二学期的大部分精力可以用来准备论文了。”此时的颜振军已经将自己的博士论文方向选定在高科技产业化领域。
但是,该从哪里切入呢?颜振军想到了科技部火炬中心。电话通了,让他意外的是,电话那头时任高新区管理处处长的张超英没有拒绝这个“不速之客”的请求,而是非常痛快地允许他到科技部火炬中心实习,为毕业论文搜集资料。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实习的一年里,让我初步了解了孵化器这个在国内还算新鲜的领域,并有机会结识了天津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袁环、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主任龚伟等一大批孵化器事业的领路人。”颜振军说,当年,高新区管理处的几员大将不停到全国各高新区和孵化器调研、指导,也给了颜振军更多的学习机会,为论文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材料。
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修改,颜振军完成了题为《中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研究》的论文。在此之前,我国缺乏对孵化器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更没有相关的博士论文可以借鉴,这篇论文因此成为我国孵化器理论研究的一个里程碑。颜振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参加了博士论文答辩。让他欣慰的是,答辩委员会对他在孵化器的起源、发展、前景、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的系统性研究给予了较高评价,并对他在论文中提出的具体建议和措施给予了肯定。结果可想而知,颜振军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从此,颜振军与孵化器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8年,颜振军进入北京首家孵化器——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当时北京十几家孵化器彼此联系很少,既缺少经验交流,也无法形成合力。2000年6月,经过颜振军等人的努力,北京创业孵育协会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成立,颜振军任秘书长、法人代表。北京创业孵育协会为政府和孵化器架起了一座桥梁,不但使政府对孵化器的相关扶持政策得以深入贯彻落实,也起到了统筹、协调北京各个孵化器发展的作用。
在孵化器领域工作的几年,颜振军除了担任北京创业孵育协会秘书长,还担任了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国高新区协会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科技园协会(IASP)北京办事处主任等职务。在此期间,他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在国际讲坛上宣传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还经科技部推荐作为联合国聘请的专家,赴柬埔寨介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经验,并多次受邀参加国际研讨会、为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培训班授课。
见证孵化器日新月异发展
“这25年来,孵化器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而且成效显著,前程广阔。”这是颜振军发自内心的评价与感概。
颜振军在平时的调研工作中,非常仔细地搜集各类与孵化器相关的数据,他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了当前孵化器发展的一些成绩:从数量上来看,目前全国孵化器总数估计超过1500家,纳入火炬计划统计体系的有1034家,江苏省孵化器发展速度尤为突出;从孵化企业的成效来看,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孵化器的毕业企业接近5万家,其当年的平均销售收入超过900万元,为注册资本金的5倍以上,毕业后上市的企业超过150家;从增值服务的提升来看,不少孵化器已从简单的物业管理、政策咨询等常规服务,发展到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和持股孵化等增值性服务;从经营模式多样化来看,近年来出现的车库咖啡、创新工场等,无疑让孵化器出现了全新的模式;从国际拓展方面看,中国孵化器已经走向硅谷。同时,我国在东、西、南、北、中都建立了培训国外孵化器管理者的基地,各类国际培训正在逐年增加。
“这些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值得每一个孵化器人骄傲与欣慰。”不过,颜振军在高兴之余也显示出了学者的审慎。他认为,当前孵化器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量与质都尚待提升。
在高层管理者的观念上,创业的战略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他认为,政府看待一个孵化器,主要应当考察其社会和市场效果,至于其组织模式、投资主体、是否为营利机构等与政府的政策取向无关,应当一视同仁;在制度上,孵化器与其管理者间的利益关系、孵化器与企业的利益关系需要进一步协调与明晰,必须改变当前的利益分配状况;在环境上,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国家创业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健全,社会需要有效增加各类中间组织、专业服务,应当放松金融管制,活跃投融资活动,国家应当设立专事扶持创业的政策银行,要强化创业、创新教育;在运营上,孵化器内部的聚集效应尚显不足,应当重视创业家互动、企业间合作,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以孵化器为节点的包括政产学研以及市场的网络还不健全。而且,孵化器一味贪大,成了中国孵化器特别是政府主导的一类孵化器的通病,有些政府财政支持或直接投资的孵化器面积动辄数万平方米,可容纳上千家甚至更多企业,导致孵化服务质量下降。
在颜振军看来,上述问题需要每一个孵化器管理者都警醒起来:“不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发挥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深化、独特服务的优势。”
制度创新 促进孵化器“创业增值”
“中国孵化器发展25年,需要总结经验,在孵化创新创业企业的同时,也孵化自身,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要向专业孵化器、营利孵化器进军,才能长盛不衰。”颜振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首先提到的是“国家创业战略”。借鉴美国在二战之后几十年发展“创业经济”的经验,我国应当明确提出国家创业战略,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在组织、规划、法制、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坚定地倡导、扶持创业活动。他认为国家应尽快出台《创业促进法》,由此可以规范政府行为,发展创业经济,弘扬企业家精神,定位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力地促进创业。
此外,需要进一步改善政府管理。他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转变职能、相信市场,着力创造环境。例如,中央政府的职能应当是把握孵化器发展方向、提供税收支持、协助国际交流合作、完善有利于创业孵化的资本市场;地方政府则应当把孵化器当作提高地方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采购孵化器的服务、改善企业与孵化器的商业经营环境等,为孵化器提供帮助。
颜振军强调,政府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挥作用,应当突出几点:一是摆正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性质的认识。二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精髓在于集聚效应,政府可以在孵化器及其网络的外部资源的集聚上给予关注。三是政府可以利用其影响力对专业孵化器实施引导和定向扶持。
颜振军表示,要做好孵化器的制度创新。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经营者随着孵化器的发展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新建的民营孵化器可以实行新体制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大量的国有孵化器可以考虑组建专业孵化公司,股东包括孵化器、孵化器经营者、专业孵化公司经营者、专业投资人。孵化公司的业务主要针对核心在孵企业,并与孵化器的全部业务相协调。孵化器的主要负责人和孵化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可以适当分离。建立这样的制度之后,孵化器便可以聘请金融、营销、投资、企业经营等方面的专才来做孵化公司的专业经理人。
颜振军认为,孵化器可以对在孵企业加以分类对待。第一类是针对一般企业,其功能是产生物理集聚、为孵化器提供稳定收入以及潜在重点孵化企业。第二类是平台企业,包括专业化的成熟企业、实验室、龙头企业、营销企业、中介与服务机构等,它们为其他两类企业提供发展支撑。第三类是紧密企业,孵化器是这些企业的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这类企业的数量和种类依孵化器的体量和能力而定,可以在一个技术领域,也可以是多个领域,对于这类企业可以与之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顶端
Posted: 2012-09-11 16:3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11-01 06:59,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