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构建技术创新支撑平台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构建技术创新支撑平台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编者按

  中小企业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是孕育大型企业的基础。然而,技术基础薄、研发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制约了大量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当前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型骨干企业等,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能力,形成一批创新服务支撑平台,是服务中小企业,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最近启动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六项主要任务之一。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孔欣欣

  中小企业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是孕育大型企业的基础。在当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其中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构建平台的重要意义

  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目前还没有标准的定义。但总结各国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其内涵可以理解为:以不同的组织架构和方式,为中小企业及与其技术创新相关的主要参与者,如研究机构、大学等建立起联系,并为其提供知识流、技术源以及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公共财政和国家创新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着力点。各国发展实践均表明,无论从企业数量、就业人数和其创造的产值及利税来看,中小企业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就业的主渠道以及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中小企业的这些功能和作用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发展民生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目标,因而扶持其创新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第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是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尽管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很多优势,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仍存在技术基础薄、研发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差、资金和人才短缺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很难实现。特别是在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方面,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几乎是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无法逾越的障碍。因此,政府的介入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技术创新支撑平台能够集中体现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式。政府投入在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可以采取直接资助和间接资助等多种政策工具。前者主要有3种:直接拨款、补贴和政府采购,由政府资助企业完成R&D 活动。后者一般有:税收激励,科技溢出以及其他政策扶持。其他政策支持包括通过实体或非实体的方式建立不同形式的联系,以促进知识和技术在不同创新参与者之间流动。由于在不同创新参与者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能够更加集中体现政府的目标,因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第四,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是将国家创新战略和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战略有机结合的重要杠杆。当前,若干发达国家凭借其庞大的知识基础和技术优势在很多产业占据了制高点,形成了所谓“发达国家技术俱乐部”,比如半导体、计算机、软件、机床、化学、制药以及医疗器械业等。在这种情况下,后发国家要进入这些产业并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因而,政府在许多产业尚不具备一定技术基础和能力的情况下,应在特定产业生命周期和技术体系的框架下,努力设法找到可能实现产业创新的关键技术,即杠杆支点和进入起点,严格组织管理,集中攻关突破,从而带动产业整体飞跃。

  对中小企业而言,其生存发展的根本在于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核心能力设定目标,通过主动选择不同产品、技术或市场驱动技术升级和能力扩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通过在国家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为政府和企业的战略联动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国际国内经验与现状

  当前,世界上各主要国家均通过不同形式的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对中小企业予以明确支持。

  在具体做法上,根据政府投入和参与组织运行的程度不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大体上可以分为强介入型、中介入型以及弱介入型3类。

  强介入型的支持主要指政府投入并直接进行组织的运营管理。这一类型的支持主要针对基础研究、关键领域技术和部分共性技术,重点体现中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最大限度体现外部效应的职能。具体的组织形式主要体现为国家级的技术研究院(所),如美国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日本和韩国的国家研究所等。

  中介入型主要指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投入并组织管理。这一类型的支持既有国家层面的设计,也有针对不同区域、行业和技术领域的设计。比如,意大利实施了改造传统产业的国家研究计划,建立了国家应用研究基金、行业研究中心以及技术创新循环基金等。

  弱介入型主要指政府提供资金投入,但不介入组织的运营管理过程。这一类型的支持主要针对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与普及,通过网络或协会的方式实现。比较典型的有法国研究和技术创新网络和德国弗朗霍夫协会等。

  可以发现,无论是何种介入强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政府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政府对其的资金投入是保障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基础,所不同的主要体现在政府在支持创新过程中的行政和组织介入强度差异。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撑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在中央政府层面,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的机制类型大致有两类。

  一是国家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或技术转移中心。国家采用资金引导,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区域性、专业性技术中心和信息网络。如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以及中国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地区分站等。

  在地方政府层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撑的不同机构类型和组织运行方式,大致有4 类。

  一是企业牵头的技术服务实体。由企业牵头,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联合创办技术服务实体,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偿技术服务。如浙江绍兴建立了轻纺科技中心,提升了当地一大批轻纺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

  二是公益性社会中介组织。比如,面向某一专业技术领域服务的企业孵化器——生物医药、软件孵化器等。

  三是网络支撑系统平台。比如,北京市软件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支撑体系由国家863 计划支持,北京市科委牵头组织,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等若干单位参建,依托北京科教信息网为软件企业提供开放和共享服务。

  四是地方行业研究院或研究中心。为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一些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工业技术开发研究院,积极为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如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中科院与宁波市政府成立宁波材料科学院等。

  上述不同的支持方式和组织类型,从不同层面体现了中央和地方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特别是基于为不同创新主体搭建相互联系和知识流动平台这一思路的支持。

  构建平台的几点设想与建议

  在尽可能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提出如下初步设想。

  首先,从目标和定位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应当是以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着力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和研发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流、技术源以及各种形式技术服务的组织机构体系和网络。

  其次,从主要功能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在构建过程中,应努力协调好中央与地方、行业、区域之间的关系。在分清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的基础上,明确中央政府应着力于技术领域和区域的整体布局,提供知识源和战略性公共技术;地方政府应承担更具体的行业性支持、更多的技术和产品推广责任,充分发挥平台群体性支持的功能和示范效应。

  为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的主要职能是:中央级平台负责技术领域和区域的整体布局,协调各部门、地方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技术产品交易市场和网络服务平台,区域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地方级平台提供知识、技术源、技术咨询以及技术与市场之间的合作,共用设施,开展新产品试制、中试、优化,新项目研究开发、设备检验以及生产工艺改进,质量保证和认证具体业务。这里要特别强调建立各级平台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机制,促进信息交流,提高平台运行的效率。

  围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这一核心目标,应提升和探索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包括企业、企业化的中介机构、非营利组织、公益性研究机构等;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基础,将平台建设与科研院所转制结合起来,与各地已经自发或由政府推动形成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知识密集区以及创新基地发展结合起来。在充分调研已有转制院所,尤其是地方转制院所的服务领域、能力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基础上,以转制院所为依托,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平台应根据不同的组织方式采用不同的运行机制。其中,最主要的可以考虑采取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非营利组织模式,平台机构可以是在政府指导下,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服务的事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平台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低收费或免费为企业提供服务;地方政府为平台运行提供主要的资金支持。但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因此创新成果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外溢性,向广大中小企业扩散。此类平台应主要以研发行业共性技术为主,可采取理事会制,其职能机构可采取事业部制,而对中小企业实行会员制。第二种模式为企业化模式,平台机构接受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委托,由于该类技术类型主要以企业投入为主,应当明确和保护投资人的成果产权,此类平台应主要以研发竞争性技术为主。

  政府应根据平台的不同组织方式提供相应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应在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现有政策工具的基础上,探索针对平台运行不同环节的财政支持方式。此外,要强化政府监督评价机制。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评价委员会,按照不同行业分组,形成完善和制度化的平台和人员评估体系。

      一个样本——化工行业中小企业技术支撑平台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  李菁朴

  石油和化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化工各行业涉及几十个门类,中小企业数量众多。

  这些中小企业普遍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产品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化工行业的专业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转制科研院所人力和技术资源优势,通过实施适合中小企业、具有行业共性的产业技术或共同创建示范工程项目,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有效的技术支持、技术改造、专业人才培训以及信息咨询等,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化工行业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方式

  在社会化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中,化工科研院所应成为专业性组织,发挥人才、技术资源优势,面向化工行业广大中小企业,构建技术支撑服务平台,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化技术支撑和服务作用。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根据化工行业中小企业总体情况,就建设化工行业技术支撑服务平台提出以下方式。

  第一,重点选择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具有代表性的农药、涂料、资源利用等行业开展工作,以农药剂型研究开发、高性能硅丙乳胶涂料技术创新示范项目、厨余垃圾和农业秸秆资源利用等有关公共利益的产业化技术为突破口,树立典型,建好研发基地和技术产业扩散基地,辐射和带动各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服务。

  第二,化工行业中小企业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与各地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联合构建市场机制运作的经济实体,共同创建技术水平先进、产业化示范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产业扩散基地,并将成套技术和装备向周边和其他地区辐射和转移,促进和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形成区域性产业群体,发展地方经济。

  第三,行业中心与地方中心不定期联合组织化工行业中小企业项目对接、技术交流与项目考察等活动,向中小企业提供产业化科技成果,或专项技术咨询服务等,解决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难题,积极推动企业创业与技术创新。

  第四,发挥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项目作用,选择化工行业科研院所研发技术水平较高、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便于向全国中小企业推广的共性技术项目,建设一批典型示范项目。以此为契机,向全国各地中小企业辐射,特别是向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和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地区行业技术进步。

  第五,进一步发挥化工科研院所信息网络和全国化工科研院所联谊会、精细化工及生物化工等行业学会、丙烯酸行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作用,组织各种形式的全国性、专业性的技术交流、项目对接、专项专家咨询服务等活动,向中小企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并适时开展国际间技术考察交流活动。

  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示范及作用

  化工行业中小企业技术支撑服务平台的初步建设,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行业性、专业性、技术性、示范性,针对化工行业某些领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以点带面,促进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开发与扩散。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在农药行业、涂料行业、厨余垃圾资源化和农业桔杆资源化等行业设立了相关技术研发中心和基地,为服务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农药剂型研究开发中心建设。目前,我国农药中小生产企业约有2000家,农药产量和使用量均已居世界第2位。但是,国内制剂、剂型的研究和产品质量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农药剂型研究开发中心以开发农药新剂型、新制剂及新助剂技术为核心,支撑该行业中小企业的农药产品、助剂的生产以及为农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实现了新剂型、新制剂及新助剂创新开发的良性循环。

  第二,高性能硅丙乳胶涂料产业化开发技术创新示范项目建设。高性能硅丙乳胶涂料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建筑涂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它对于提升我国建筑涂料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涂料行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保护和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促进小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通过改造和扩建该院下属的天津科威公司新型建筑涂料生产基地, 将该基地建设为新型环保建筑涂料产业示范平台,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改造的指导、咨询、培训和服务,并承担中小企业委托的研发、试验、培训等。

  第三,厨余垃圾资源化环保产业技术扩散基地建设。2004年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与企业合作建设该基地,并成功完成了中试生产,不仅解决了城市公共卫生、阻绝传染病渠道,还节省了大量农业生产饲料耕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四,农业秸秆资源化生产腐植酸有机复合肥环保产业技术扩散基地建设。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下属的北京广源资信精细化工科技发展中心与鞍山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共同组建该基地项目技术支持服务平台,以农业秸杆为原料生产优质腐植酸有机复合肥,对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及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以农业秸秆资源化生产腐植酸有机复合肥环保产业技术扩散基地为基础,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还与宁夏自治区技术服务中心、河北省吴桥县与乐亭县,以及吉林省、黑龙江省技术服务中心等分别合作建设产业扩散基地,为解决农业秸杆污染,实现秸杆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走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促进中小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区域经济作出了贡献。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还将以上述4个行业平台项目为基础,继续搭建化工行业中小企业技术支撑服务平台,逐步向精细化工、生物化工、防菌防霉、工业水处理等领域扩展,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顶端 Posted: 2009-08-04 11:45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06-17 23:13,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