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透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透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北京市科委联合12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该基地采取高校院所整体开放的模式,实现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两个突破,迈出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的重要一步。  

  日前,北京市科委联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开放科技资源价值过亿元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今年1-6月,已有3500多家企业享受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研发实验服务,服务合同额达2.2亿元,服务基地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正在乘势推进。

  那么,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是如何整合北京科技资源,发挥平台作用的?

  寻找支点 四两拨千斤

  “长期以来,北京80%的科技资源掌握在20%的人手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约占全国的1/3左右,是全国科技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一些高校、科研院所虽曾积极尝试对外承接研发实验服务,但由于观念落后及体制束缚,效果有限。

  如何激活存量科技资源,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更多探索和突破。”该负责人表示。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市科委开始深入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调研,对科技资源开放情况摸底,同时梳理制约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一系列瓶颈问题,要求高校、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到平台共建工作中来。

  为此,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相关人士先后与科技资源聚集的高校、院所、企业等反复沟通,最终共同制定了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和领域平台实施方案。方案的原则就是,一方面不与高校、院所现有的体制发生冲突,使这些单位容易接受且充分重视;另一方面,促使科技型企业享受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研发实验服务,为自主创新成果的大量产出创造良好的研发条件。

  模式创新 伤筋不动骨

  “基地建设采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整体开放的模式。形象地说,是‘老事新做’,‘伤筋不动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相关负责人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在不改变现有体制的框架结构下,在组织形式上改变以往以个别单位、零散设备加入的方式,整建制整合平台共建单位科技资源,仪器设备资产的所有权仍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只是经营权发生分离,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授权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两个突破,迈出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的重要一步。

  服务基地按照整合资源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综合基地(如中国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与专业基地(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与此同时,服务基地采用行业资源分类聚集模式,建立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和能源环保四大领域平台,推动行业科技资源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四大领域平台的管理分别依托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市场化运作则依托联盟进行。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大领域平台目前有76家成员单位,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整合行业资源,打造行业服务品牌;二是面向政府和市场提供服务。”面向市场,即要求平台不断挖掘社会需求,开展企业需求和科技资源对接服务;面向政府,即要求领域平台充分整合利用政府投入的科技资源,支撑未来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技发展,譬如对接国家和北京的科技重大项目等。专业基地的科技资源直接进入领域平台,与之挂钩;综合基地按照既有的资源分类情况对外开放共享。

  引入中介 小马拉大车

  为促进科技资源对外开放共享,基地还创新性地引入专业的服务机构作为基地运行的核心载体,由相应的团队负责开放科技资源的经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相关负责人将之形象地喻为“小马拉大车”。

  据介绍,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共建单位在其内部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工作制度,每个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在不改变现有内部科研体制的基础上,对科技资源的管理和运营机制进行改革。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的共建单位授权一家在本单位工作体系内、并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市场运营能力的专业服务机构作为核心运营载体和统一对外服务的窗口,一手托资源,一手托市场,发挥连接社会需求和资源服务的纽带作用。

  专业服务机构通过工作机制与实验室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通过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开放实验室的积极性,实现各方共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授权四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核心运营载体,遵循“不影响正常科研工作,紧密依托政府资源,积极挖掘企业需求”的运营原则,采用一手托资源,一手托市场的方式进行运营。“托资源”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军事医学科学院行政授权,四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对该院的科技条件资源进行系统摸底,并将可供市场应用的条件资源纳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体系,进行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托市场”的途径有三条:一是与生物中心进行对接;二是通过院层面的协调,积极拓展国内各知名开发区的业务;三是挖掘企业需求,通过现代化企业运营及市场推广拓展企业需求,与国内大的开发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寻求订单。专业服务机构通过上述方式,抓住资源和市场,开展对接服务,实现军队科技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到2010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将整合100亿元可供开放的科技条件资源,全面服务于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依托各基地向社会开放的科技资源,提升基地服务能力,打造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服务品牌,并将服务范畴延伸至全国。

顶端 Posted: 2009-08-04 11:47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06-17 08:38,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