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厦门火炬高新区向内涵式发展要土地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厦门火炬高新区向内涵式发展要土地

 以占厦门市不到6%的工业能耗、不到1%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6%,初步建立起在极为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的开发建设模式,这是厦门火炬高新区集约利用土地及各种资源取得的成果。作为规划面积仅有13.75平方公里的“小”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高新区的前列。

  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内涵式发展模式,提升园区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不断探索。

  集群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土地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其数量的有限性、位置的不可变更性决定了土地利用必须走节约集约的道路。厦门火炬高新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用地和产业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第一,注重规划先导,优化产业结构。规划是建设和管理高新区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土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集成”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主,各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辅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体系,为园区快速发展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保障。

  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厦门火炬高新区先后对园区进行优化组合,重点规划建设了9个核心园区,积极培育光电、电力电器、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和软件、生物科技、精密机械、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技术密集、布局合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有效提升和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2010年1-10月,厦门火炬高新区光电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8.66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49.8%,同比增长93.84%,累计增量260.77亿元,已成为园区经济增长的引擎;电子信息设备产业和电力电器产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423.48亿元和75.83亿元。

  第二,注重择商选资,提高项目质量。项目是高新区的生命线,项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新区经济的发展前景,也直接关系到高新区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积极运用土地供给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在招商理念上,厦门火炬高新区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注重引进数量转变到选择精品项目上来,从注重广泛吸纳转变到重点打造产业链条上来,从注重政策优惠转变到突出比较优势上来,努力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在准入条件上,厦门火炬高新区按照“四高标准”(高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设立4个条件,一是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二是高效益项目,三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四是能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项目。企业要入驻园区,4个条件缺一不可。近两年,有10多个投资总额近20亿元的项目因产业方向、能耗等方面达不到园区规划要求而被婉拒,同时也有一大批有助于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的好项目、大项目先后在园区落户。仅今年1-10月,厦门火炬高新区就引进外资新项目和增资项目68个、内资企业240多家。

  第三,注重指标控制,抬高供地门槛。为了从源头上把好地根“闸门”,厦门火炬高新区严格执行《厦门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坚持以投资定面积,严格控制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5项指标。

  厦门火炬高新区规定土地投资强度标准为每亩180万元,对于投资额小于5000万元、生产工艺无特殊要求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投资者可通过租赁、购买标准通用厂房等途径获得生产经营场所。对于没有落实项目的、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内的、没有通过建设用地预审的、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项目一律不予申报,从源头上防止了土地资源“批而不用、多批少用”和无序开发。

  创新模式  挖掘存量用地潜力

  内涵挖潜,提高存量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把解决用地的注意力和主要途径转变到创新模式、内涵挖潜上来,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增资扩股,实现零地招商。厦门火炬高新区充分挖掘企业用地产出潜力,鼓励企业在不增加用地面积的前提下增资扩股,存量扩张,转型发展。近5年,园区仅外资企业增资额就超过5亿美元,平均每年增资1亿美元以上。同时,园区鼓励现有企业通过资金、技术合作,实现强强联合,进行“二次创业”,扩大效益。

  筑巢引凤,建造标准厂房。厦门火炬高新区坚持把多层标准厂房建设作为“借天增地”的一个有效途径,加快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步伐,努力节约土地资源。园区先后投资兴建了179幢5-11层的标准化厂房,面积达到222.8万平方米,大幅度提高了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入驻企业的土地投资强度达到每公顷3880万元,远高于《福建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规定的标准。

  盘活存量土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土地利用上保重点产业项目、保基础项目、保公益公用、保经济增长点,把土地利用从外延式的扩张转到挖掘存量土地潜力、积极消化闲置土地上来。厦门火炬高新区采取利益吸引、服务促进、政策限制、氛围逼迫、处罚问责的“引、促、限、逼、罚”措施,引导用地企业主动盘活闲置土地;实施“腾笼换鸟”,把闲置、半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向优质项目转移配置,使土地资源向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的企业倾斜,在不增加土地占有量的基础上,提高园区土地的产出效益。近5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共清理收回了10宗闲置土地,面积达727.22亩,并根据不同地块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挂牌、拍卖、转让、回购等多种形式予以盘活。

  此外,厦门火炬高新区还通过“扶持技改,调整产品结构”、“支持创业,打造孵化集群”、“完善配套,共享公用设施”等措施,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强化监管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能否真正得到充分利用,后期管理是关键。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坚持“约束要硬、监管要实、处置要严”的原则,不断加大土地监管力度,探索出一条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企业签订《用地协议书》,对出让土地的开工与竣工期限、投资总额、投资强度、绿地率、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企业内部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的比例面积、闲置费标准以及各项违约责任等事项进行了约定,并定期到项目工地进行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用地协议书》的规定执行,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履约率。

  厦门火炬高新区建立了“项目跟踪卡”制度,对所有用地项目建立信息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定期更新信息,增强了土地批后监管的针对性。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建立了建设项目巡查和竣工复核验收制度,对项目建设实行监督,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违规使用和土地闲置问题。

  厦门火炬高新区强化服务意识,竭诚做好企业的后期服务。为缩短供地时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厦门火炬高新区指定专人紧盯土地招拍挂、环评、地评等手续办理,以及场平、线杆迁移等工作,为入驻项目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为入驻企业尽快入驻投产提供良好条件。

  对于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高新区而言,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每个高新区都面临的重大课题,厦门火炬高新区通过产业集群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内涵式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

顶端 Posted: 2010-11-16 10:34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Time now is:05-17 15:37,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