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日本工业化的特点及启示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ayuri
级别: 学生


精华: 0
发帖: 33
威望: 51 点
金钱: 1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2(小时)
注册时间:2011-07-24
最后登录:2014-11-24

 日本工业化的特点及启示

【作者简介】侯力,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讲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 130012);秦熠群,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副院长。(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 日本以近100年的时间实现了工业化。主导产业在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更替为工业化不断深入创造了现实基础,而中小企业则是日本工业化最重要的产业组织基础。日本工业化过程启示我们,工业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其发展阶段不可任意超越。目前,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应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合理发展,并积极促进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关 键 词】日本/工业化/自然历史过程/中小企业/启示

工业化就是指工业生产部门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和壮大,并带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经济转变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日本用近100年时间实现工业化,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分析日本工业化进程及特点,借鉴其有益经验,对我国加快工业化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本的工业化过程
一般认为,工业化应该分为原初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两个阶段。所谓原初工业化(protoIndustrializaton),是指在采用机器以前家庭手工业不断地独立,形成专门的工业行业并不断扩大的过程。[1]5它是近代工业化的基础和准备。明治维新开始的1868年,日本正处于原初工业化的末期。1885年以后,随着其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日本进入了近代工业化阶段。本文将专门分析日本近代工业化的展开过程,而对其原初工业化则不做具体分析。
  (一)工业化初始阶段
从1885年到一战开始为日本工业化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日本工业迅速发展,农业也保持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及增长率。农业持续发展不仅促进了工业生产,而且推动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为非农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员保障,1910年以前,农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度接近20%。如表1所示,1885—1914年,日本GDP平均增长率为2.7%。[2]70其中三次产业GDP增长率分别约为1.54%、6.38%和3.94%(1889—1920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并创造了该时期GDP增加额的一半左右。
表1:1889—1920年三次产业GDP增长及其贡献(单位:%)年份         GDP增长率       对GDP增长相对贡献度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89-1900 1.37   6.25   3.16   17.8   31.6   50.6
1901-1910 1.66   6.44   4.55   20.8   52.4   26.8
1911-1920 1.62   6.46   4.26   11.0   45.0   44.0
 
资料来源:[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修订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12月.
该表系根据该书第103页和第106页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1888年,日本三次产业的GDP构成为41.5:12.2:46.3,到1920年演变为24.7:32.1:43.2。但这一时期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却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对就业增长做出主要贡献。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从1885年的65.2%下降到1915年的54%[2]15,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则分别上升到1920年的23.9%和22.7%。[3]223这种就业结构进一步说明,日本工业化处于初始阶段。
  (二)工业化畸形发展阶段
从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的一段时期,尽管日本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日本大规模对外侵略扩张的背景下,日本工业化经历了一个严重畸形化发展阶段。
一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工业化程度得到较大提高。实际GDP增长率从20年代的2.41%提高到30年代的4.86%。三次产业的GDP结构发生较大变化。1920年三次产业GDP结构为24.7:32.1:43.2,至1938年达到了15.9:51.8:32.3。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在1920年为53.4:23.9:22.7,到1938年达到44.7:28.7:26.6。[3]223可见,这一阶段,第一产业的GDP比重及就业人数大幅度降低;第二产业迅速增长,就业人员比例明显提高,但相对产值而言,其对就业的贡献相对较小;第三产业GDP比重虽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但其吸纳的就业人员数量却在增长。
尽管日本工业化在1938年以前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战争的影响,这种快速发展却是一种畸形发展。首先,1920—1930年,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相对贡献度分别为7.1%、85.9%和7.0%,[3]106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超常规的。其次,二战爆发后,日本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军需工业超常发展。1938—1945年,重化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从1937年的55.8%迅速上升到1942年的70.2%,到1944年进一步上升到79%。[4]184虽然重化学工业的发展对日本工业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这种工业化过程是一种在不正常环境下的不平衡发展的工业化过程。
  (三)工业化快速发展并完成阶段
从战后恢复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日本工业化迅速发展并最终完成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前10年即1946—1955年,是战后经济恢复时期,此后,工业化进入迅速发展并最终完成时期。
二战使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恢复经济成为日本战后初期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为此实行倾斜生产方式,以煤炭工业为中心发展重点产业(主要是煤炭和钢铁工业),并实施土地改良政策,以恢复粮食生产。至1948年日本经济出现初步好转。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特需订货增加,带动了出口及生产出口商品的纤维、食品、金属、钢铁、机械等工业迅速发展以及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对日本经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日本产业生产指数(以1934—1936年为100)从1946年的39.2,提高到1952年的131.8,基本恢复到1937年水平。同时,其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也得以优化,1955年为42.6:23.2:34.4,其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数有所降低,第三产业则增长较快。[5]223
从1956年开始,日本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如表2所示,这一阶段GDP迅速增长,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最高,平均增长率达到10.12%。三次产业GDP构成从50年代中期的16.7:37.0:50.4转变为80年代初期的3.6:45.7:50.7,同期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则从37.1:29.7:33.3转变为10.6:41.3:48.1。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第二产业GDP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吸纳力量,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而在7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并保持稳定增长,并保持着较高的就业增长,成为日本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这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表现。
表2:1956—1987年三次产业GDP增长、就业构成及其贡献(单位:%)      三次产业GDP增长及其相对贡献度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及其对就业增长相对贡献度
      GDP增长率        相对贡献度       就业结构     对就业增长相对贡献度
年份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第二  第三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1956-1960 3.34  14.47  7.83  5.9   56.6  37.5  37.1  29.7  33.3  44.8  80.6  64.2
1961-1970 2.10 12.93 9.25 2.0 59.9 38.1 30.1 34.0 35.9 69.3 94.6 74.8 1971-1980 0.29 4.43 5.72 0.3 47.6 52.7 17.2 41.8 41.0 -64.3 36.0 128.3 1981-1987 0.71 4.29 4.32 0.6 49.7 49.7 10.6 41.3 48.1 -24.
1961-1970 2.10  12.93  9.25  2.0   59.9  38.1  30.1  34.0  35.9  69.3  94.6  74.8
1971-1980 0.29  4.43  5.72  0.3   47.6  52.7  17.2  41.8  41.0  -64.3  36.0  128.3
1981-1987 0.71  4.29  4.32  0.6   49.7  49.7  10.6  41.3  48.1  -24.0  25.4  98.6
 

资料来源:[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修订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12月.
该表系根据该书第103、106、222—223页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二、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演变
在日本工业化的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导产业的更替为日本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创造了现实基础。
  (一)轻工业的发展为日本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明治维新后,以棉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快速发展,使日本步入了工业化之路。
1.日本初期工业化阶段轻工业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日本工业化初期,轻工业增长率为4.5%,接近工业平均增长率,其中,纺织工业在1885—1915年的平均增长率高达7.5%。尽管轻工业平均增长率低于重化学工业(平均增长率近8%),但轻工业产值及其对制造业增长的相对贡献度却高于重化学工业。其中,轻工业实际生产额占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在1877年为69%,1900年达到73%,1920年为58.4%;[2]108而轻工业对制造业增长的相对贡献度在1877—1900年达到75.2%,1900—1920年为50.5%。[3]106这说明,工业化初期,轻工业是促进工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
2.轻工业发展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轻工业不仅在产值方面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而且它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促进了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结构的优化。工业化初期,机器大工业发展程度较低,工业发展主要依靠手工工场、农村传统工业生产等轻工业小企业为主,明治末年从事工厂生产的产业工人约52万,而后者的从业人数为590万人,远远高于前者。[6]74 1920—1936年,机器大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轻工业仍然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
3.轻工业发展为重化学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轻工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机械设备的生产,并大量引进近代技术,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扩大了产品出口。19世纪80—90年代,纤维制品的出口额占同期商品出口总额的9%,进入20世纪后更是迅速增加,其比率上升为51%—65%,为进口其它所需设备和技术提供了大量的外汇支持,推动了重化学工业化乃至工业化的加速发展。[3]77—79同样,在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纤维业仍然是日本出口的中枢产业,起到了支持战后复兴、支持战后重化学工业化的作用,直到1952年,钢铁出口才超过纤维工业在出口中的地位,居于首位。[4]248
  (二)军需工业的过度膨胀造成了日本工业化的畸形发展
在日本工业化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次世界大战对日本工业化造成的深刻影响。为适应战争需要,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军需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30年,日本重化学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32.3%,1941年急剧上升为66%,重工业就业人数在全部产业工人中的比重则从1936年度的37.6%上升到1944年2月的70.6%。[7]107—108重化学工业这种超常发展,是日本政府为适应战争需要而实施相关的政策的结果。日本政府在1940年制定《确立新经济体制纲要》,实施企业整顿,尽管也涉及重化学工业企业,但事实上主要是针对轻工业企业(特别是纤维企业)。当时从业人员在5人以上的轻工业企业数减少了55.94%,而重化学工业仅减少19.82%。轻工业生产指数急剧下降,1945年,纤维生产指数和食品生产指数(以1934—1936年平均为100)已分别下降为7.8和35,直到1956年和1953年才分别恢复到战前水平。[4]246,196
尽管这一阶段日本工业化迅速发展,但是,由战争拉动的军需工业急剧膨胀并非正常的工业化过程,因为其产业发展是出于军事需要,尚未形成稳定的产业结构基础,特别是它对于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极其有限,由其所雇佣的劳动力在战后重新回复到剩余状态。就是说,这个时期工业的发展未能推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因此,这一时期日本的工业化是一种畸形发展的工业化。
  (三)重化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日本工业化的最终实现
重化学工业的发展是一国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纵观日本工业化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在轻工业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时,重化学工业已经开始加速发展,并逐步完成了主导产业由轻工业向重化学工业的转变,这种转变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最终完成。
日本工业化过程中,重化学工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由表3可见,重化学工业的平均增长率从工业化初期的4.93%,上升到高速增长时期的15.80%。而且其在制造业实际生产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主导部门,从1877年为14%,上升到1938年的51%,1955年的57%,乃至1987年的73%。同时,其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度亦不断提高,从1878—1900年的13.0%提高到1956—1970年的66.3%,至1971—1987年,其贡献度比高速增长时期又上升了25.5个百分点,推动了工业化的最终实现。但需要指出的是,日本重化学工业内部各行业发展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机械工业一直处于重化学工业的中心地位,其增长率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在10%以上,而且其对制造业增长的相对贡献度也不断提高,从工业化初期的4.0%,提高到高速增长时期的27.1%,到工业化后期,则达到60.4%。[3]107
表3:日本工业化过程中重化学工业及轻工业增长率及其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单位:%)年份    增长率            对制造业增长的相对贡献度
      全制造业 重化学工业 轻工业 重化学工业 轻工业
1878-1900 4.38   4.93    4.54  13.0    75.2
1901-1920 5.14   9.62    4.27  39.6    50.5
1921-1938 6.53   9.83    4.04  61.4    28.4
1956-1970 11.83   15.80    7.97  66.3    18.7
1971-1987 3.85   5.20    1.07  91.8    4.9
 

资料来源:[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修订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12月.该表系根据该书第107页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三、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组织特点
在日本工业化过程中,中小企业具有极为独特的地位。日本的中小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创造的产值和吸纳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也特别高。可以认为,中小企业是日本工业化最重要的产业组织基础。
  (一)中小企业数量不断扩大
为日本初期工业化做出重要贡献的是当时快速发展的纺织业,并且不是具有规模经济性的大纺纱厂,而是以手工织机织布的“中小”工厂群。19世纪80年代初,以国营工业为主的大工业仅41家,1884年,以手工工场为主的民办工厂为1981家,至1909年发展为32228家,其中从业人员规模为30人以下者所占比重从83.4%升至85%。[6]69—74
20世纪20年代起,日本近代大工业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包括零星工业,即指家庭工业或副业,其规模很小,从业人员一般在4人以下,多存在于农村)的数量亦大幅度增加,“双重结构”由此形成。1920—1940,轻纺工业以及金属、机械工业共增加工厂15000家,大部分为100人以下的零散小厂。30年代后半期以后,中小企业数量亦不断扩大。如表4所示,从业人员为1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增加552617个,增长了679.26%。在这些中小企业中,以9人以下规模的小企业数量增加最多,1942年比1935年增加了534428个,其所占比重从54.93%提高到91.02%。此后,因政府对轻工业企业以及各类中小企业,特别是民需企业进行严格的整顿,致使很多企业停产,工厂数量大幅度减少,但是仍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存活下来。1949年,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企业仍有235942个,只是其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9人以下规模工厂减少,所占比重下降了22.14%,10—49人规模的工厂数则明显增加,其比重达到了20.49%。这些中小企业面对严峻的条件,仍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存活下来,并占据着重要地位。
表4:1935—1950年按从业人员规模划分的工厂数量及比重(单位:个,%)年份   9人以下      10-49人     50-99人    100-499人   500人以上
   工厂数   比重  工厂数  比重  工厂数  比重 工厂数 比重  工厂数  比重
1935 46483   54.93  31130  36.79 3743   4.42 2689  3.18  580   0.69
1939 644242   91.18  53188  7.53  4619   0.65 3679  0.52  853   0.12
1942 580911   91.02  48326  7.57  4736   0.74 3372  0.53  877   0.14
1946 351916   97.68          6956   1.93 1206  0.33  212   0.06
1949 181443   75.54  49215  20.59 5284   2.20 3597  1.50  651   0.27
 

资源来源:[日]中村隆英编,胡企林等译.日本经济史7:“计划化”和“民主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根据该书第244页有关数据整理所得。
注:1935年的数据不包括作业人员数在4人以下的工厂数;1946年数据中,10—49人的数据包含在9人以下规模工厂数中,而50—99人的数据包含规模为100—199人的工厂数,100—499人数据中则不包含这一部分,但其包含500—999规模工厂数。
战后,在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小企业也获得巨大发展,并且仍是日本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从1955年的43万家,增加到1975年的73万家,其中从业人员规模在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总企业数的比重始终在99%左右,从业人员规模在10人以下的小企业所占比例则为71%—77%。[6]231
  (二)中小企业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吸纳者
20世纪初,日本重化学工业虽有所发展,但其产值不到工业总产值的1/3,而且工业的主体仍是中小企业,包括机械工业也以民营小工厂为主。至1909年,30人以下民营工厂工人数占35%。[6]69—74至1920—1940年,工业中从业于民营工厂人员比例大幅提高,零星工业从业人员比例虽有所下降,但其规模依然较为庞大。表5中数据虽包括大型工厂,但由于其绝对数量较少,故从中仍可见中小企业对于工业化的重要贡献。
表5:1920—1940年各类工厂从业人员比例变化(单位:人,%)    5人以上工厂     官公营工厂    4人以下零星工业
    工人数    比例  工人数   比例 工人数  比例
1920年 180.3    40.6  21.2    4.8  242.2  54.6
1930年 195.0    41.6  13.8    2.9  260.0  55.5
1940年 450.3    67.5  9.7     1.4  222.4  31.1
 

资料来源:周维宏编著.日本农村工业化史研究——兼及中日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根据《日本农村工业化史研究——兼及中日比较》,第115页有关数据整理
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后,1955—1975年间,工业中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工人数同工人总数一样都增加了2倍以上,其占工人总数的比重基本保持在72%左右,即使是10人以下企业工人数也增长了1.9倍,占工人总数约56%。[6]231
需要指出的是,中小企业不仅数量不断扩大,吸纳的就业人员数量稳定增长,而且在产值方面,中小企业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如,1955—1975年,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出厂商品总值增长了18.2倍,仅比大企业增长低1.3倍,而且其绝对值大于大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2%左右。[6]231
    四、几点启示
1.工业化过程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都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日本则大大地缩短了其工业化的过程,仅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就走完了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几百年走过的道路。尽管如此,日本并没有跳过任何一个工业化阶段。从纺织等轻工业起步,通过扩大机器设备生产以及增加产品出口,推动重化学工业快速发展,并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直到最终实现工业化,日本同样经历了工业化的整个过程。这说明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缩短各个阶段完成的时间,但是不能超越其发展阶段。我国的工业化也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应以信息技术革命、生物技术革命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就可以使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跨越工业化的正常发展阶段,在轻工业和重化学工业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试图以某一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带动经济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一战、二战期间日本军需产业过度膨胀曾造成了其工业化的畸形发展,经过战后重新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才使其得以迅速恢复并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结果也是造成了重化学工业的盲目发展,形成了畸形的工业体系,不仅耗费了大量投资,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因此,我国在今后的工业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工业化过程的一般规律,在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方面不可任意超越经济现实基础。
2.继续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规模特别巨大的国家,必须把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结合起来,在工业化过程努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我国虽然已有约1.5亿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但根据推算在今后的几十年中,我国仍面临着每年将有1000万左右、总计约3—4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任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可以大量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也是促进“三农”问题顺利解决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为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目前我国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今后还应在已有基础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满足劳动力就业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机械设备的生产,从而为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3.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合理发展。在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以推动工业化的最终实现。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应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重化工业,而另一种观点则否认重化工业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认为重化工业化是一种旧式的工业化道路,会造成能源危机,增加就业问题的难度,我国目前应更加重视发展能够创造巨大就业机会的生产性服务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合理发展的新阶段。一国经济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工业基础和工业体系,发展重化工业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它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长期的推动作用。现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高程度的发展,既为重化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需要重化工业发展为其进一步扩大提供装备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发展重化工业这一资本密集型行业。但是,我们不能通过过度投资、上大项目等方式盲目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不能以政策调节方式盲目推进重化工业化,而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合理发展。

4.积极促进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具有较强的就业创造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给予中小企业以大力的政策支持。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数量多,所占比重达到90%以上,为日本实现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则重视不够。一方面,我国的产业政策一直以鼓励大企业发展为主。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施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政策,形成了以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不重视发展中小企业。改革开放以后,以各种民营经济成分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我国政府仍然没有制定出扶植、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系统政策体系,而在鼓励企业集团化经营、扶植大企业方面却有较为系统的政策措施。到目前为止,我国甚至仍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在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应借鉴日本的经验,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此,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参考文献】
[1]严立贤.中国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
[2][日]西川俊作、阿部武司.日本经济史4:产业化的时代(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70、15、25.
[3]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修订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223、103、106—108、77、79.
[4]中村隆英.日本经济史7:“计划化”和“民主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184、248、246、196、202.
[5]饭田经夫,等.现代日本经济史——战后三十年的历程[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47、144.
[6]周维宏.日本农村工业化史研究——兼及中日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69—74、231.
[7]赵自勇.1931—1945年日本的对外战争与工业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107—108.^
顶端 Posted: 2011-11-22 11:22 | [楼 主]
hero
级别: 学生


精华: 0
发帖: 350
威望: 527 点
金钱: 3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31(小时)
注册时间:2009-03-26
最后登录:2020-05-24

 

好贴、努力学。

[hero] 好贴!
顶端 Posted: 2011-11-25 06:47 | 1 楼
lilili520
级别: 学生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21 点
金钱: 1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小时)
注册时间:2011-11-27
最后登录:2013-03-18

 

新手报个到,努力学吧!


[lilili520] 太爱你了!
顶端 Posted: 2011-11-28 06:50 | 2 楼
无知abc
级别: 学生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70 点
金钱: 1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9(小时)
注册时间:2011-11-27
最后登录:2014-08-29

 



[无知abc] 好贴!
  

[无知abc] 吔!
顶端 Posted: 2012-07-31 10:31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Time now is:05-02 09:44,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