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专家为石墨烯“遍地开花”提个醒:切忌一头热,应用是关键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ero
级别: 学生


精华: 0
发帖: 350
威望: 527 点
金钱: 3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31(小时)
注册时间:2009-03-26
最后登录:2020-05-24

 专家为石墨烯“遍地开花”提个醒:切忌一头热,应用是关键

  新材料之王”石墨烯,从首次成功分离,到被业界疯狂追捧,不过短短十几年。目前,国内从事石墨烯相关产业的企业数量已超过400家,约占全球石墨烯企业的3/4。面对“新材料”的狂热追求,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27日在上海接受交汇点记者采访时坦言,“石墨烯的发展,要跳出‘概念炒作’误区,不能盲目投入生产,还是要在实质性应用上下功夫。”

  27日下午,南通维亚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史墨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单层石墨烯常温插层剥离制备技术”和“石墨烯抗菌、防螨、抗紫外和远红外复合纤维及应用技术”鉴定会在上海举行。以中国工程院孙晋良院士为首的鉴定委员会经讨论后认为,该两项技术成果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鉴定委员会成员、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延文教授对记者说,“当前,各地都喜欢炒作石墨烯的概念,但即使是下游应用,也往往只能拿出一些实验室样品,难以进入规模化应用,更不要提高端应用了。”他建议说,“生产与应用相衔接,是此次参加鉴定企业的一大亮点,这一做法值得推广。”

  在马教授看来,当前的石墨烯发展应该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他对记者说,“既要看眼前,要有能迅速实现应用、快速产业化的产品,满足市场基本需求,不至于让石墨烯成为实验室的样品。还要有中期计划,比如能否用于生物应用、透明导电薄膜等,目前这些技术可能接近成熟,但由于其他工艺的不配合,还需要不断调整,这就需要一些有责任心的大企业进行投入,培育新兴的战略制高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再有就是要有长远战略眼光,让石墨烯成为真正的战略新型材料,要做‘杀手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这方面,需要政府的规划与引导,要有大格局,长远眼光。”

  南通维亚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沙晓林目前还是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他在和记者交流时就坦言,“石墨烯的发展,一定要吸取光伏产业的教训。不能遍地开花,‘大路货’过多,导致产能过剩。我们这次搞石墨烯研发,就是在找到应用的前提下,才开始投入生产。我们的生产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10,重点研发了石墨烯特种防护系列产品。与此同时,我们还将抓紧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医疗卫生、高分子、电子电信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明年,石墨烯功能性特种纤维的产量规模明年将达1万吨。”

  对此,李义春深以为然,“江苏的石墨烯应用开发,走在全国前列。投资石墨烯,不能‘一头热’地关注生产。一哄而起很容易,如何能走下来才是关键。走下去的关键,就是要切入市场痛点,找到应用空间。这方面,政府要加强引导,包括我们联盟,也在推广应用示范基地。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也将有效地避免同质化。企业可以各展所长,推动石墨烯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鉴定会上,专家对该企业石墨烯研发的延伸产品,尤其是功能性特种复合纤维表示认可。已开发的系列功能性纤维有石墨烯尼龙纤维、石墨烯涤纶纤维,在抗菌、防螨、抗紫外和远红外方面的突出效果,在抗热、抗静电、抗切割等方面也有显著功能。权威机构水平分析、检索结论,该多项成果均具有创新性,功能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特种纤维已进入生产线量产阶段。

  沙晓林介绍说,公司开发石墨烯项目起始于2009年,建有一支中国、美国、德国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已获国家发明专利1件、已受理国家发明专利6件、国际PCT发明专利5件,SCI权威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件。
顶端 Posted: 2016-10-07 20:05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03-29 08:28,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