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新闻

TOP

上海创业中心为初创企业摘帽“零专利”
[ 录入者:wthwj | 时间:2010-02-08 09:52:48 | 作者: |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浏览:1333次 ]
翻看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知识产权“台账”,去年一年,60余家在孵企业共申请专利130余项。从数量上看,平均每家2项的成绩并不突出,可仅仅一年半前,这里70%的公司都还是“零专利”企业。如今,入孵孵化器一年以上的企业100%握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什么让这些初创企业在短短的一年间摘掉“零专利”的帽子?   

  “零专利”警醒

  消灭“零专利”的最初动力,来自于一项政策新规的出台。2008年4月,国家出台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参评企业若不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将被一票否决。尽管孵化器在孵企业规模尚小,够得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格的并不多,可将来会有不少奔着这块“金字招牌”而去。更何况,专利申请与授权之间还有两三年的等待期,若不提早准备,初创企业“长大”后一定吃亏。

  “不能再等了。”拿到新规,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工作人员立刻开始挨家挨户调研摸底。一番“家访”之后,大家发现,在没有完全摆脱夭折危险的新生企业里,知识产权被排在了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之后,显得可有可无。稍有点专利意识的企业即便想申请,却苦于人员、精力有限,且没有经验,不知如何申报。

  “零距离”便利

  没多久,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就帮企业找来了“好参谋”——引入专利事务所,在上海科技创业中心一楼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窗口,每天现场办公,定期为企业培训,进行专利知识扫盲,手把手传授申请专利要领。“不少企业第一次来带着问题,第二次来就带着专利了。”常年驻守该中心的汉之光华专利事务所代理人钟玉敏感到自己越来越忙,“现在,每周都要接待两三家企业咨询。”

  在专利“管家”的“零距离”辅导下,有点经验积累的企业很快就能梳理出申报线索。可那些尚处于“生死线”上的初创企业,想实现专利零的突破并不容易。

  一家去年刚刚入孵上海科技创业中心的建筑新材料公司产品卖得不错,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专利申报点。在上海科技创业中心联络员的一再叮嘱下,该公司搜肠刮肚想了半天,提出了几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后来,专利代理人和联络员一同找到公司技术人员,一连几天长谈,终于画出了一幅“攻守结合”的专利地图。按图选点,今年公司计划申请30项专利。

  “零成本”动力

  跨过了写专利这道“技术坎”,年轻的初创企业还得为专利的申请和维护费用“埋单”。为鼓励在孵企业积极申报,上海科技创业中心结合市、区两级政府相关专项扶持资金,出台了奖励办法。在各项资助和奖励的联合支持下,在孵企业申请专利可以不花一分钱。

  令企业想不到的是,申请专利不仅不贴钱,用得好更能赚钱。去年年底,上海东升新材料公司用一项发明专利作抵押,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换回了300万元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摘掉“零专利”帽子后,创业中心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让这些“弱不禁风”的企业少花钱、多得益。最近,上海科技创业中心正在尝试推广包括知识产权维权在内的法律打包服务。该服务以类似团购的方式,让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聘请法律顾问,解决知识产权、劳动合同、债务纠纷等法律事宜。

[上一篇]北京加快培育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 [下一篇]IT运维服务标准或率先实施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崇左热线—崇左人的网上家园
网络很精彩,娱乐最扑豆
关爱你我金能家园
教学研究乐园
天空翔羽-图形图像、网站建设的家园
发酵.Net

联系我们 | 英才招聘 | 资料下载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OA系统 | 公司邮局
Worldtop Technology©2008-2019 长沙元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13564    Powered by PHP168 V2008-6.1 Code © 2003-19 PHP168CMS